@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hello

86 Posts
7 Replies
48 Following
52 Followers
1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链上游戏需要“流动性挖矿”么?** 经历过 defi 崛起全过程的人,会发现链上游戏有非常好的叙事。 我觉得最重要的两条是可组合性和自主性,非常棒,这种棒更像是 blockchain 价值观的棒。对玩家的体验来说就没那么明显了,比如可玩性? 相比其他 crypto 赛道,链上游戏的优势是游戏天然更普世,另外游戏没有金融那么严肃,迭代速度会更快。 可组合性在可玩性的超越上的确是个巨大的机会。乐高积木是个好例子,还有塞尔达。 自主性相对没那么大,至少在可玩性上机会不大。也许最近被封禁的人会更有体会,比如玩不了暴雪游戏的中国人? 链上游戏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短期(比如下个周期内,也就是2到4年内)目标是什么?我觉得是证实这是一个有长期价值的赛道。证实是关键,现在还是叙事阶段。 如何才能证实? 有一定数量的用户。比如日活能有十万?还是日活能有其他传统游戏的百分之一? 可组合性创造了新产品和新体验。简单说就是开创了新的游戏品类,可能最初是一款链上游戏的成功,接着是许多模仿者,规模化可复制的类似游戏出现。 有这两点,赛道就成立了,叙事成了现实,也许用户绝对数量不多,依然算成功,就像现在的 defi 至少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8年的 defi 面临的问题不一样。defi 的问题是相对确定的,我们有了 cefi ,现在如何在链上实现主要的金融场景:稳定币,借贷和交易。稳定币是最快的,接着有了借贷;先有模仿cefi 的 dex , 再有了 uniswap 。随后才有 comp 的流动性挖矿,yfi 启动 ,defi summer 。 defi 叙事的实现其实分两步完成,各类 defi 产品做出来就有了可组合性,但是真正发挥出可组合性优势是在流动性挖矿之后,随后才真正点燃市场,获得足够的用户。在这之前,只有极少的专业用户使用。 如果产品价值 =…
0 Comments
1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进军Web3,究竟应该用原有品牌,还是新设立Web3子品牌?** 尽管近期NFT市场有所降温,但品牌对web3的长期布局并没有减弱迹象 - 过去的一周,Nike旗下的swoosh平台售出5.5万份OF1系列球鞋NFT,产生超百万美金销售额 - 在汽车行业,继兰博基尼和保时捷之后,上周奔驰也官宣,严肃进军NFT领域 品牌进军web3究竟应该用原有品牌,还是新设立web3子品牌? 奔驰在官推@MercedesBenz 基础上新开一个 “Mercedes-Benz NXT”的账号,希望NXT作为在链上数字艺术与藏品的主阵地,“在Web3社区内建立专门存在的长期承诺” 官推 和 官网 https://nxt.mercedes-benz.com 市并未放慢奔驰加入的脚步 官方提到「经过数月准备」,将推出3个核心系列NFT https://twitter.com/MercedesBenzNXT/status/1660658255394230275 NFT由创意工作室「0xNXT」策划: 1️⃣ 生成艺术 将与一位著名的生成艺术家和一群收藏家合作 (官推关注了artblocks的创始人🤔 hmm……) 2️⃣ 发行1886个一套 赠送给奔驰的头部顾客 (我猜想会作为membership解锁品牌的体验与活动) 3️⃣ 设计legacy系列 由首席设计官创建,串起品牌故事与历史设计 https://twitter.com/MercedesBenzNXT/status/1661399942135414784 目前看来,两大用例「Phygital」和「Loyalty membership」已经获得了这些品牌的认同 消费品牌需要吸引受众的关注,直接与全球年轻人建立联结,通过web3构建社区,用NFT传递内容与权益价值将会越来越普遍 作为web3标配的Twitter,应该说是品牌首选官宣的社交媒体 一个小观察👀⬇️ 一些品牌选择直接用推特主账号,比如 @gucci 在官宣和Yuga Labs的合作时,就用了7百万粉丝的主账号 体现了与web3项目合作是品牌重要策略的一部分,“毫不畏惧”向自己的核心受众消费者传递对NFT的信心 类似的代表还有星巴克(@starbucks),兰博基尼( @Lamborghini )等 https://twitter.com/gucci/status/1642995419365122051 主账号来发NFT以及做web3合作的优势很明显: - 粉丝多,影响力大 - 向品牌主要受众做了NFT教育(也更易受到web3核心社区的尊重) 当然trade-off就是,毕竟目前NFT用户人数占比不高 如果原来品牌的粉丝里大部分都不感冒NFT,项目的信息很容易在官推其他的消息分享中被“埋没”,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因此,另一些品牌选择了新开一个官推,比如 保时捷 @eth_porsche 彪马 @PUMA 耐克 @dotSOOSH (以及 @rtfkt) 并在profile中声明是原品牌的虚拟藏品/web3社区自品牌 好处当然是与母品牌有很好的联系同时做好粉丝的区隔, 可以发比较多的内容(shitposting)也不会影响到原来的主流受众 至于挑战,除了最初的粉丝量与影响力, 子品牌的名字如果没取好很容易被认为是scam 或者相似的twitter handle被骗子买了所利用,导致额外的风险和运营成本 🚨保时捷的推特名以eth开头不知道被多少波骗子利用了😓 所以,在我看来比较好的方式是: 刚推出的时候以品牌官推隆重介绍,此后 https://twitter.com/CertiKAlert/status/1619182298129104898 长期的内容发布与社区运营用子品牌,建立更强的心智; 重要的内容与母品牌保持互动互推,助推影响力 比如阿迪达斯最初是用官方4百万粉账号 @adidasoriginals 推出web3项目(与设计师系列更契合) 后来升级web3品牌成为@altsbyadidas 并购买入Bored…
attachment
0 Comments
1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速览无状态Rollup的优势与潜在问题** 这是我第一次在这里发布主题帖子,如果在任何方面有所冒犯,我深表歉意。我一直在思考这一想法(Stateless Rollups),主要是针对我们的借贷协议的专用 rollup, 但希望它可以普遍适用,感激所有反馈。 **TLDR:** 只发布状态根,不发布calldata。 (MarsBit注:Calldata是合约交易中的数据部分的值,不能被修改。) **细节** 如果不使用以太坊作为数据可用性层,通过将完整状态作为calldata发布,而只将状态根发布到主网,会怎么样?主要好处是减少存储在以太坊上的数据量,从而减少用户在L2上交易的成本。即使有EIP-4844,blobace也不是免费的。 主要的风险是数据保留攻击(Data Withholding Attack),即提议者发布一个有效的状态根,但从其他rollup节点扣留完整的数据,以垄断未来的区块生产或挟持资金。为了防止这一情况,诚实的节点必须质疑任何没有对等方可以提供数据的状态更新。Arbitrum式的互动欺诈证明可以用来迫使提议者在主网上披露完整的状态,但如果根是有效的,仍会导致挑战失败,因此,即使在失败的情况下,挑战的成本也要低。 (MarsBit注:数据保留攻击(Data Withholding Attack)是指攻击者在访问受保护的数据时,故意不返回全部数据或者返回错误的数据,以达到欺骗或者破坏的目的。 如果挑战失败的成本很低,那么即使诚实的提议者正确地点对点传播了状态数据,也可能会强迫他们支付将所有状态数据发布到主网以防御挑战的费用,从而使诚实的提议者感到痛苦。发起挑战的成本必须与防御成本成正比,以确保无法以这种方式攻击诚实的提议者。 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攻击者可以花1美元让诚实的提议者损失1美元,他们可以迫使提议者放弃,让他们的区块恢复。随后,一个新的诚实的提议者可以竞标,除非攻击者可以对所有潜在的诚实提议者重复攻击,其中包括所有有资金的人,否则他们不能造成永久停机。有可能增加另一个条款,当一个有效区块被敲定后时间过长,挑战的成本就会上升。这样一来,挑战一个不诚实的提议者很容易,但不可能长期停止状态转换。 更为乐观的是,如果节点在点对点之间传播数据,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的数据备份和可访问性解决方案,而用户最好在本地存储他们自己的状态转换所需的数据。在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的背景下,我考虑过与EVM完全不同的方式对rollup状态进行编码,以对此进行优化。所有与特定用户账户相关的状态都可以被编码为相同的哈希值,因此,用户可以更容易地验证自己账户的变化,而不需要知道全局状态(即确认你在交换中收到了你想要的代币数量,而不需要担心具体来自何处)。 **总结** 我很想听听大家的想法,也希望大家能提供相关工作的链接。 与普通的 optimistic rollup不同,在 optimistic rollup中很容易确定所提交的calldata是否与主网的状态根相匹配,以及两者是否有效,但仅从状态根中不可能知道一个更新是否有效,因此需要仔细考虑挑战期和griefing(即恶意行为)的经济学问题。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carlosjmelgar's avatar
carlosjmelgar
@carlosjmelgar
This was one of my many photography phases.
attachment
48 Comments
244 Likes
0 Collects
127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发现下个周期中可能崛起的 Web3 游戏 Web3 游戏逐渐进入下半场,体验和经济模型的变化都让我们看到了大规模采用的希望。 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赛道的发展脉络,为接下来可能的爆发做好准备。 本文将回顾 Web3 游戏的历史,探讨 Web3 游戏的现状以及几个备受关注的项目,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对 Web3 游戏领域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原文: 虽然我们不断听到有关 Web3 游戏的讨论,从承诺支持 NFT 所有权和互操作性的,到围绕 GameFi 和 P2E 的短暂炒作周期做文章...但我们似乎并没有看到它所真正承诺的东西。 这并不是说我们没有看到有趣的游戏(例如 Gods Unchained),一些人确实在 P2E 游戏上赚了钱。但是,老实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产品真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但下一个周期,可能比我们预期的要早到来。 **在背后有巨额投资支持的情况下,几家独立和 3A 游戏开发商正在成为该领域的巨头,并且正在准备发布游戏,这些游戏可以展示 Web3 的真正潜力,并引发围绕代币的下一个炒作周期**。 如果说有哪一个板块能够最先带来大规模采用,我认为将是 Web3 游戏。我马上会解释原因,但首先,我想谈谈 Web3 首先带给游戏的是什么。 **Web3…
0 Comments
2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Mass Adoption Narratives: Web3 Gaming For all of the talk about web3 gaming - from promises of NFT-enabled ownership and a new era of interoperability, to the short-lived hype cycles around…
attachment
0 Comments
1 Likes
0 Mirrors

@retro's avatar
Retro
@retro
What do you think this post from @aliii.lens means for @lensgardennft.lens ? They Pick, You Earn....Soon! #LensGardenNFT
attachment
6 Comments
216 Likes
92 Mirrors

@lensgardennft's avatar
LensGardenNFT
@lensgardennft
LensGarden NFT is the first dynamic NFT collection on Lens Protocol, it is a unique blockchain-based platform that is part of the LensProtocol ecosystem. It rewards users for creating and…
attachment
1340 Comments
4550 Likes
4294 Collects
3681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My Ai Pic 😁
attachment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666
0 Comments
1 Likes
0 Mirrors

@stani's avatar
Stani
@stani
After 24 hour marathon brainstorming session, we came up with a solution for content discovery and bot detection for Lens with @pealco.lens stay tuned for the shipping
attachment
724 Comments
3520 Likes
100 Collects
2078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ok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orbapp's avatar
orb
@orbapp
Our friend Alex got an invite to a big event we were all excited about. You were there too! Do you remember who Alex met that was so special?
attachment
1241 Comments
5521 Likes
2450 Collects
3909 Mirrors

@ctrlaltf's avatar
ctrlaltf.lens
@ctrlaltf
What do you think Effective Altruism? I practice it on a daily basis with my colleagues, friends, family, lover. Everyone needs pragmatic love and support.
25 Comments
129 Likes
48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Cool
attachment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I'm still working my way into the Lens ecosystem, what is worth having a look or following here?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Cool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lensprotocol's avatar
Lens Protocol 🌿
@lensprotocol
What an experience to meet all the builders at Stanford and San Francisco last week!
attachment
1114 Comments
6655 Likes
5256 Collects
4967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Crystal Love Crystal Love
attachment
0 Comments
2 Likes
0 Collect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Proof of Argentinian 🇦🇷
attachment
0 Comments
2 Likes
0 Mirrors

@thesmurfssociety's avatar
The Smurfs' Society
@thesmurfssociety
🥁🥁🥁 Gangster Smurf lives a life of organized crime, running the largest sarsaparilla smuggling operation in the entire forest 🕵️🔪 What film could he have been in? 🎥🍿
attachment
34 Comments
400 Likes
284 Collects
158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hello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MEV: The First Five Years Foreword Five years ago, I wrote a blog post called Miners Aren’t Your Friends, introducing MEV to Ethereum dialogue. Back then, we didn’t call it MEV. Phil Daian…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MEV 的首个五年:过去与未来 五年前,我写了一篇博文名为《矿工不是你的朋友》,向以太坊叙事引入MEV。那时,我们并不叫它MEV。Phil Daian和他的合作者一年多以后在他们的开创性论文“Flash Boy 2.0”中将其命名为“矿工可提取价值”。当时我们计划发表一篇后续文章,介绍在EtherDelta和其他主网DEX上生成抢先交易的python片段。后来我参与了HTLC和其他跨链工具的建设,后续的文章被推迟了,最后被永久搁置。 五年后的今天,我坐下来写这篇关于MEV的文章,感觉有点不真实。这种感觉和上次一模一样。我们又一次处于漫长熊市的开端,深陷上一轮投机狂潮的破灭之中。熟悉的感觉又悄然而至。就像上次一样,我确信下一次会有所不同。下一次,我们将从我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我们将建立更好的东西。也许吧。 *作者注:这不是一本MEV入门读物。很多人已经写过相关主题,而且大多数都比我写得好。这篇文章假设你对MEV很熟悉,若你还不熟悉,可以先去阅读一些博客再回来阅读。* *这是一部关于MEV的叙述性历史。它不是完全中立的,带有我自己的判断与情感色彩。在这个故事中,我(充其量算)是一个配角,但这是我的博客,所以我可以从我的角度来讲述它。*   MEV:第一个五年   MEV是协议设计的基础。每个严肃的从业者都知道MEV,为MEV制定计划,并对MEV有强烈的看法。从我们所处的位置来看,我们很容易忘记我们对MEV的理解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它和加密货币一样起源很早,但相关的术语、表述和工具仍在发展中。过去的两年彻底改变了我们对MEV的理解。我们很容易忘记,MEV是完全从无到有的。   **MEV之前** MEV的论述出处可以追溯到2010年代早期对 “费用狙击”(fee snipping)的比特币研究。费用狙击后来被推广到EVM状态模型,并正式成为“Flash Boys 2.0”论文中描述的“时间强盗型”(time bandits)攻击。比特币在发布时实施了第一个(无意中的)共识层MEV抵御措施(100个区块的coinbase成熟度规则),在2014年12月对使用钱包节点进行的交易增加了一区块的时间锁,从而有目的地实施了第一个客户层MEV防御。 *费用狙击防御流程图,来自0xB10C* 对状态的争夺和受承诺但并不明确的状态转换导致MEV的产生。比特币基本上不存在共享状态,也就没有争夺,而且比特币的状态转换受严格规定,所以MEV通常只限于费用狙击和其他类型的双重支付。也就是说,如果不直接攻击共识机制,比特币矿工可以提取的MEV少之又少。这使比特币不适合进行MEV研究,我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在比特币或与之类似的链上。   **MEV的诞生(2018-2019年)** 像任何一段良好的关系一样,MEV需要做两件事:争夺和承诺。首先,它需要人们争夺公共状态的控制权。MEV需要受人们欢迎且愿意为之付费的状态。其次,它需要承诺(在执行之前)。在一段时间内,MEV希望人们承诺对状态进行更新(这种状态受人们欢迎、处于被争夺中),但同时这一承诺尚未执行。当人们签署并广播交易时,他们承诺对该状态的控制进行争夺。但承诺和执行之间的滞后使MEV得以介入,在事前和事后接触该状态。它拉动了用户的意图,将他们的承诺推向可接受的最坏结果,使提取者将差价收入囊中。 DEX是MEV实施的绝佳之地。他们有一个完美的争夺方案:每个人都想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而每个交易都可以与其他交易竞争。比如,2016年自撮合的订单簿DEX设计EtherDelta就允许矿工在交易中获得优先权,但没有人真正利用它做任何事情。一些链上自动撮合的CLOB(中央限价订货簿)在当时看来是很疯狂的,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很奇怪的。虽然我们知道手续费费钱,但到2018年中期,一单位手续费的价格大约是今天的1/400,是去年的1/10000。直到2020年,我们才对手续费市场有直观理解。 2017年DAI(现在的SAI)的推出为DeFi引入了清算。清算引入了大量但不频繁的MEV(Spike MEV)。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观察到预言家通过作弊来赢得自己协议的清算,并且通过极端的手续费拍卖来赢得Spike MEV。Spike MEV也可能是由黑客、NFT掉落和其他特殊事件产生的。因为它不能被分割成小包,所以Spike MEV对协议运行有很大的影响。协议设计必须考虑到不经常发生的、但可能后果重大的恶意激励。 另一方面,DEX倾向于随着外部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从其市场的移动中产生Flow MEV。它的特点是更频繁、更小的MEV数据包。AMM的目的与MEV密不可分,它们的存在是为了跟踪外部市场,通过向提取者赠送价值来实现这一目的,这些提取者将恒定函数推向“公平”的定价。实际上,它们通过提取MEV的“套利者”来维持效率。2018年中后期的第一批AMM(首先是Bancor,然后是Uniswap)开始在订单簿上进行流动。这导致相应的MEV增加,并引起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极大关注。当然,在2018年,Uniswap的资金池是以个位数计算的,而且资产少得多。 这时的MEV研究几乎不存在,当然,我们甚至不叫它MEV。我们大多称它为抢先交易,借用TradFi交易所的“DEX抢先交易”或“清算抢先交易”。我们知道它不仅仅适用于插入订单的情况。在理论上了解回跑和三明治攻击后,我们知道,如果提取者有利可图,交易可以被延迟或回撤。 过去的DeFi也许不知不觉建立起创造MEV的必要环境。然而,没有人真正担心这个问题。当时的状态还不够理想,所以回报还不存在。因为没有人有这方面的实际经验,我们甚至不清楚当提取到来时究竟会发生什么。   **Flashbots 的形成(2019-2020年)** 随着2019年4月“Flash Boys 2.0”的发表,MEV研究开始流行起来。我建议你重读这篇优秀的文章,了解一下每位作者。它是协议和机制设计者的奠基性论文,它将永远是标准课程的一部分。如果没有Tina,我想它的发展可能早已经停滞不前。 2018年初我和Tina在某个VC的办公室认识。我们是通过一个共同的朋友联系上的,我们的推介会当时也在一起。我当时正在推销Summa的HTLC变体项目,由于我们了解到需要两个在线方的跨链协议存在局限(以及市场对复杂性的包容程度),该项目最终被叫停。Tina在推销一个关于在农场挤奶的社交区块链游戏(不是后来的CoW Swap)。我们对衍生品挖矿有共同的兴趣,并对如何进入这一领域有一些想法。我们在熊市的每一次黑客马拉松上都会交谈。她擅长选中超前的想法,并围绕它组建团队。她的黑客马拉松项目后来成为CarboClan,这个游戏基于衍生品挖矿,游戏内容和做蜂蜜柠檬有关。 在2019年的后半年,Tina开始组织活动。她只用一周就搭建起defi.wtf,并与DevCon Osaka一起举办。仅3周后她又举办了macro.wtf。此后不久,Pirate Ships成立,这个名字来自2019年我们在EthDenver开的一个关于闪电贷和闪电铸币(flashmint)的玩笑。Pirate Ships是由Tina在旧金山、纽约和其他地方举办的沙龙式聚会。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一个不拘一格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操作员、骗子和其他加密货币从业者。这些“船”(沙龙)有些时候会邀请研究人员,有些时候会有特定主题,有些与在当地的人进行随意小聚。这个组织从2019年底也就是整个大流行病期间运行,吸引了最坚定的支持者们。 Flashbots的诞生要远远归功于Pirate Ships,而非论文“Flash Boys 2.0。它是作为一个永久的“船”诞生的。MEV Ship成立于2020年中期,并从一个人的空间扩展到线上的数字集体。其他Flashbots的创始人和管家——Stephen, Phil, Alex——被拉进了这艘“船”(你仍然可以在Flashbots docs中找到一些故事)。最终,“船”正式成立,改名为“Flashbots”,配有可爱的机器人表情符号,悄然之中开启不朽的篇章。 那一整年是漫长等突破的时刻。Flashbots Research(即MEV…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a16z 给监管者的一份信:应该如何恰当地监管 DeFi ? 本文为 a16z 为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 “加密资产活动的国际监管” 主题活动所撰写的评论信,主要分为三部分: 1.  讨论 DeFi & CeFi 之间的区别, 以及适当的 DeFi 监管框架应如何涉及监管 Web3 应用程序,而不是 Web3 协议(监管企业,而不是软件); 2.  讨论隐私的重要性,同时仍然减轻了非法金融风险; 3.  提醒不要制定过于严格的法规,因为这些法规可能会产生禁止运作良好和过度抵押的算法稳定币的效果。而我们建议对抵押品的要求可以减轻风险,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禁止运作良好和过度抵押的算法稳定币。我们认为抵押要求可以减轻风险。 FSB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金融稳定委员会,成立于2009年4月,专门性的国际组织,负责对全球金融体系进行监管并提出建议。作为2009年20国集团伦敦峰会所设立之金融稳定论坛的继承者,其成员自然包括20多个国家的央行、财政部与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各主要国际金融机构与各专业委员会。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CeFi 与 DeFi 的区别** 许多人将…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The Most Overvalued & Undervalued Blockchain Platforms Right Now A valuation framework & market cap projection for major blockchains— See which chains are the most *overvalued* vs *undervalued* right now: At any point…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12 条主流公链的估值框架和市值预测:哪些被高估或低估? 在任何时间点,你都可以认为区块链平台的估值是由 3 个方面决定,包括: 采用和使用 平台护城河 加密市场条件   这 3 个因素如何影响 Token 的估值/市值?   1. 采用和使用: 这是基本的估值驱动因素。用户需要一个链的原生 Token 来支付交易费用。更多的活跃用户意味着更多的人需要至少持有一定数量的上述 Token ,从而导致更高的 Token 需求并推动价格上涨。 这是一种机械关系,与投机性需求或价格升值的预期没有关系。因此,这是一个长期的估值驱动因素。   2. 平台护城河: 这影响到投资者对平台的风险评估。如果一条链被认为有很大的护城河 -- 比如说,它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并且有强大的社区 -- 那么更多的人会认为它是一个更安全的赌注。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是个问题。关键是对更大的护城河和更低的风险的看法使 Token 能够获得溢价,其他条件不变。我把这称为」平台特定的加价「(稍后,你会看到各种链的加价指的是什么)。   3. 加密市场条件: 投资者的情绪 -- 例如风险偏好水平 -- 会影响对所有 Token 的需求。整体加密的采用水平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整体加密市场的背景,单个 Token 的估值就无从谈起。 我们可以使用活跃的地址或交易计数来衡量一条链的采用和使用情况,同时使用加密市场总市值来代表市场状况。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 一条链的估值 =…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Crypto.com 总结与展望:2023 年全球加密货币所有者有望达到 6-8 亿,SBT 将引导我们进入去中心化社会 2022 年对加密行业来说是一段旅程。在本报告中,我们整理了 2022 年十大加密货币事件和趋势,其次是我们对 2023 年的展望。   **2022 年回顾**2022 年,全球经济在宏观和地缘政治逆风下举步维艰,包括世界各国央行为打击通货膨胀而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欧洲的冲突、供应链中断以及 COVID-19 流行病挥之不去的影响。因此,**预计 2022 年的全球 GDP 增长率为 3.2%,比 2021 年的~6%大幅下降。同时,通货膨胀增长率继续飙升,达到年均 8.8%**。 除了宏观逆风外,加密货币市场也受到了一些事件的负面影响,特别是 **5 月 Terra 稳定币(UST)的崩溃和 11 月 FTX 的破产**。这两个事件和随后的影响产生了**连锁反应,影响了生态系统中的其他参与者,并抑制了其对该行业的信心**。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说这仍然是…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Foresight 年终盘点:传统巨头的 Web3 探索之路 传统巨头没办法再忽视 Web3 的崛起,作为在自身领域获得了最多的资源也是最有能力率先探索神秘的 Web3 世界的公司,从 DeFi、NFT 到元宇宙,巨头纷纷开始向能和其本身业务挂上钩的方向探索。 每当有新的巨头迈入这个新兴领域,就是对 Web3 领域增加了一份背书,包含了对该领域的肯定,但同时也是对尚不稳定的加密系统的挑战。巨头们的行动路线就是对一次次大型实验,这也是本文回顾的目的,总结了巨头们这一年来在 DeFi、加密支付、NFT 和元宇宙领域采取的行动。   金融机构在 DeFi 、加密交易领域的进展     MAS「守护者项目」   说到传统机构在 DeFi 领域的试点不得不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于今年 10 月启动了「守护者项目」(Project Guardian)」,这是受监管的大型金融机构通过公链上基于可验证凭证的 DeFi 第一次进行代币化存款的实时交易。该试点项目与于 11 月和星展银行(DBS Bank)、摩根大通(JP Morgan)和 SBI Digital Asset…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

@binet's avatar
Jack
@binet
From Degen to Regen: How Web3 Started Playing Positive-Sum Games *Gitcoin founder Kevin Owocki writes about why 2023 is the year of "regenerative cryptoeconomics."* Back during the DeFi Summer of 2020 –…
0 Comments
0 Likes
0 Mirrors